<<  < 2011 - >  >>
1 2 3 4 5 6 7
8 9 10 11 12 13 14
15 16 17 18 19 20 21
22 23 24 25 26 27 28
29 30 31




在我的印象中,雷州是一片古老的土地,古代文人骚客被流放的瘴疠之地,按苏轼的话说是飓作海浑,天水溟濛。云屯九河,雪立三江”,是红土文化的根基。

我想,去走走吧,去看看,感受一下与自己家乡潮州遥相呼应的雷州,感受他们的古老文化,古老传统,古老的生活气息,呵!那一片还保留善传统的,古老的土地,红土雷州!

果然,今天与四位好友到雷州游玩。

飘荡了一天,游了天宁寺、西湖、南湖,特别是西湖里的宋园,里面有苏轼、寇准、任伯雨等文化古人得文化古迹,墙上满雕刻着他们的塑像和诗词,以为后人瞻仰和纪念,可惜的是,并没有见到苏轼当年在此的题词刻碑,如果有,想来也是字迹漫漶了……苏轼在雷州的生活细节古风余韵呢,他在月夜还在吟诵“明月几时有,把酒问青天”邀寄相思吗?南谪的他是否还豪情如昔,揽着铜琵琶弹奏“大江东去……”旷达如昔,浅吟“竹杖芒鞋轻胜马,谁怕?一蓑烟雨任平生……”苏轼在此生活的斑斑点点,点点斑斑都随着历史风一般吹散了,茫然不见!只有前人粗糙的祭奠和后人粗糙的印象罢了……

欣赏了一番古色古香的房屋建筑,我们一行五人又来到了博物馆、图书馆,可惜都闭关。

拦了一辆三轮车,我们来到三元塔,只见一个仅仅一个十来层高的古塔,其他的似乎什么也没有了,门票有些不值,加之大家有点疲了,懒得爬这么多的台阶(我就是如此),便远观了一会儿,就离开了。

沿着三轮车走过的路,我们往回走,一边逛逛街边的店铺,这里楼高不过六层,稍微有些陈旧,还保留了些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房屋,但房墙都有些颓圮衰败了,虽根基不损,但已经没有人居住了;这里没有大型的商场,只是些零星的铺面,铺面并不宽敞,有些竟似小巷里的过道,不过摆卖的衣物倒也相当整齐和精致。

走了一圈,便又回到了南湖。起初误把南湖当西湖,误闯误入,当即有明白真相,便拂光掠影,惊鸿一瞥,辄折到西湖(我们的核心目标是西湖),这下重游南湖,便闲逸多了,有的是时间慢慢欣赏……

其实景观不过如此,一个大湖,没有钱塘江的波澜壮阔,也是当然,清风拂湖而过,湖面稍有波痕,但总归平静。湖中央有个亭台,柳许冉冉,还没完全抽出嫩叶的柳条儿随风轻摆摇曳……但也不过如此!自然景观倒在其次,有趣的是人。湖堤两岸绿树丛荫,树荫底下,摆上了十来桌的麻将,中老年人,多是男的,少许女的,都摸得津津有味,无论输的、赢的都高兴着呢,精神气儿活泛……除此外,也有玩骰子的,地上聚了一滩的人,到这摊可是无论男女老幼了,都有!还有两个老公公在地上摊了张纸皮,地上的一张白纸画着大大小小的方框框,还有石子似的黑白子儿,想来下的也是棋,我不知道的棋……旁边的树下,两个少年黄发男子分别睡在网做的“摇篮”上,“摇篮”是系在两棵相邻的树中间的,男子睡熟了的样子,好像还在做着童年甜美的梦……隔岸是一群上了年纪的老头儿,闲散地三三两两坐着,并不做什么,也不像在听广播,广播的声音来自坐在大树底下正中央的一个带着黑框老花镜的老头,老头在读报,操着一口浓重的雷州口音,字句铿锵,抑扬顿挫,精神矍铄然,该是个退休了的知识分子或是稍微有文化的人……

休适与散漫,悠然与自得……雷州人的生活可见一斑,这倒也是一种人生心态,但这闲适与散漫的态度背后,是否隐藏了什么?如果有,那又是什么?我不得而知。

发表评论:
天涯博客欢迎您!